新聞資訊
熱門推薦
- 鄭州玨佳獵頭公司“重大項目保障組”獲客戶表彰,專攻急難險重任務
- 樞紐經濟動能澎湃,鄭州獵頭公司指引物流與跨境電商人才布局
- “固定 + 浮動 + 長期激勵”:科技公司用股權激勵提升核心團隊留存率至 92%
- 績效結果深度應用:低績效員工 “90 天改進計劃” 的設計與執行
- 鄭州獵頭公司:跨境電商補6人,鄭州獵頭助營收增長
- 鄭州獵頭公司:跨境電商缺運營?鄭州企業補崗攻略
- 鄭州獵頭公司為汽車零部件企業獵技術主管,精準匹配
- 鄭州汽車零部件升級,獵頭公司分析技術人才缺口
- 鄭州獵頭公司服務汽車產業轉型,3個月為6家車企匹配新能源技術人才
咨詢熱線 400-8325-007
熱門標簽
- 鄭州獵頭公司哪家好 鄭州獵頭服務公司 鄭州獵頭企業 鄭州獵頭公司前十名 河南鄭州有哪些獵頭公司 高級人才 鄭州老牌獵頭公司 鄭州獵頭公司電話 鄭州獵頭公司有哪些 獵頭公司 鄭州高端人才獵頭公司 海外高層次人才 鄭州有名獵頭公司 鄭州獵頭公司顧問 鄭州專業獵頭公司 鄭州有哪些獵頭公司 儲能系統集成 鄭州較好的獵頭公司 鄭州獵頭公司服務 鄭州著名獵頭公司 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 鄭州獵頭公司哪家 鄭州知名獵頭公司 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鄭州獵頭 河南獵頭公司 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儲能.儲能系統 儲能系統有哪些分類 鄭州獵頭公司 高端人才 鄭州獵頭公司排名 鄭州10大獵頭公司 獵頭服務 高層次人才 鄭州獵頭公司收費 鄭州大型獵頭公司 鄭州獵頭公司收費標準 鄭州玨佳獵頭公司 鄭州有名的獵頭公司 鄭州獵頭機構 省海外高層次人才 鄭州壘頭公司收費 儲能技術 鄭州壘頭 海外人才 鄭州十大獵頭公司 鄭州優秀獵頭公司 鄭州靠譜獵頭公司
2024年儲能行業風云變幻,企業如何應對儲能行業之變局?
2024年的儲能行業該如何突圍?
儲能行業的跌宕之年
儲能的三個場景是電源側儲能、電網側儲能和用戶側儲能。目前,我國正構建以抽水儲能為主、新型儲能為輔的電力儲能體系。而新型儲能中,鋰離子電池儲能占據主導地位,占比超過97%,集成規模向吉瓦級發展。隨著光能、風能裝機占比屢創新高,發電側與用電側的匹配矛盾日益凸顯,尤其是鋰電為主的2小時短時儲能局限性暴露,4小時以上的長時儲能亟待突破。
以電源側配儲為例,由于受到配儲容量與時長限制,電源側企業本身的電力消納作用較為有限,主要是為了滿足新能源項目建設的審批要求,而較少考慮后續儲能的實際運行,因此建設過程中會傾向選擇更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如在部分時段棄電等。
展望今年儲能市場的發展,萬創投行研究院院長段志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4的儲能行業注定會跌宕起伏,背后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供應鏈價格波動,產能過剩問題突出,低價競爭惡性循環持續。
近兩年,受電池原材料碳酸鋰價格暴漲影響,儲能產業一路高歌,上下游企業大幅增加產能。據行業不完全統計,自2023年起,儲能廠商已公布擴產計劃近70項,總投資逾4700億元,規劃儲能電池及系統總計擴產產能超900GW/h。
一味地涌入與擴產讓整個行業迅速陷入過剩局面。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在2021年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30GW以上。而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已投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達34.5GW,意味著我國新型儲能已提前兩年完成了目標任務。
其次,投資收益模型不確定,陷入盈利困境,投資熱情受阻撓。
光伏電站建設作為長周期產業,配置儲能項目初始投資成本會明顯增加,新能源企業往往傾向于選擇初始成本較低的儲能產品。儲能企業競標時,一度出現“低價者得”的現象。而對于光伏、風電企業來說,配儲意味著投資增加、收益率下降,“不配儲”矛盾就此產生。
據了解,一座光伏電站配建裝機量20%、時長2小時的儲能項目,其初始投資將增加8%—10%;而風電場配建同樣容量的儲能項目,其初始投資成本將增加15%—20%,而這一成本主要由發電側承擔。與高昂的配置成本相悖,儲能電站利用率偏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度電化學儲能電站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電化學儲能電站日均運行4.17小時,僅達到電站設計利用小時數的34%。
成本高企疊加下游應用弱,已成為儲能行業面臨的一大難題。目前大型光伏電站需要獲得0.26-0.3元/度的上網電價,才能覆蓋建設成本。但是很多地區已經無法實現,例如青海省的上網電價僅有0.2277元/度,甘肅省要求新能源中長期價格控制在8.8-13.3分之間,山東省在去年五一期間還出現了負電價。
針對盈利難題, “理論上來說,配置儲能項目都會延長投資回收期,因為它并不能創造額外的經濟收益,主要作用是減少棄光棄風。”段志強指出,目前電源側儲能問題頗多,電站投入大,成本由誰承擔?有人建議由用戶側儲能場景來承擔,但其中存在一個矛盾焦點——儲能經濟模型有誤。例如,如何控制成本方面沒有考慮不配置儲能的棄光行為、電池殘值計算有誤;對電池回收再利用、用戶側的電芯壽命等因素的忽視,也令成本預估不準確,導致儲能產品和儲能場景不匹配問題突出。
再者,跨界者參次不齊,儲能企業魚龍混雜,洗牌在所難免。
產能過剩問題擋不住資本和新玩家的瘋狂涌入。尤其是新能源企業紛紛把儲能當作第二條增長曲線的背景下,頭部光伏廠商與動力電池企業大舉進入儲能領域,其中不乏跨界者。天眼查數據顯示,2023年新成立的儲能相關企業多達7.2萬家,是2022年的1.8倍。更有媒體報道稱,目前中國有近10.9萬家儲能公司。
對此,伴隨各路玩家的涌入,儲能市場魚龍混雜,儲能技術雷同、產品質量同質化、劣幣驅逐良幣等風險頻發。據行業機構預測,在央國企儲能子公司陸續入局,及具備核心零部件供應能力的集成企業競爭下,預計50%以上的儲能系統企業將被淘汰出局。
此外,儲能行業過分依賴政策驅動的同時,安全問題待解。
據不完全統計,2011-2021年,全球共發生32起儲能電站起火爆炸事故。其中,25起事故儲能電站采用的是三元鋰離子電池,21起事故起火爆炸時段發生在充電中或充電后休止中。2022年以來,我國儲能行業出現多起安全事故,行業發展仍未形成統一的安全標準和公認的解決方案。
誰能成為業內王者
發展難題雖多,但考慮到新能源整體裝機量還在攀升,未來持續配置儲能項目依然必要。
市場到底需要怎樣的儲能企業?誰能在淘汰賽中存活下來?段志強在采訪中表示,要想成為儲能行業的旗手企業,至少應具備五個特點:
第一,要擁有核心技術,能夠提供質量過硬、安全、長壽命且具有性價比的產品;
第二,要有較好的供應鏈管理能力,為企業帶來更好的降本效應;
第三,要有較好的獲客及拓客渠道;
第四,能夠持續滿足客戶的需求,針對海內外市場中的不同用戶場景提供相應產品;
第五,需要有足夠的融資能力。在儲能產業鏈中,上游電池廠商比較強勢,下游企業周期較長,企業抗壓、償債等經營風險較大。
本文轉自互聯網平臺,僅作分享,不作為任何商業用途。若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